堂堂一代軍神,兩個兒子居然都對兵法一竅不通。
而段志玄和張亮這些老牌武將的兒子,也不過如此。
比如現在的段開山、張猛等人,都已經將重心放在了海外。
而秦懷玉更喜歡收集情報。
說句不好聽的,現在的武二代,水平肯定是直線下滑。
“話是這麼說沒錯,但我覺得秦懷道很有潛力,他繼承了秦叔寶的衣缽,年紀輕輕,就已經是天下無敵了。”
劉謹對小玉米的貼身侍衛還是很了解的。
秦懷道為人仗義,李想給他制造了不少機會,但他一心只想做小玉米的護衛。
否則的話,這次跟隨秦安然前往定襄,絕對是一件大好事。
更何況,他父親還是秦叔寶,一個校尉之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。
可是,他卻心甘情願的留在燕王府做一個小小的侍衛。
“懷道是個聰明人,等他想通了,就有機會。雖然大唐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強大的敵人,但是麻煩肯定也不少。”
“王爺,您是說高句麗那邊的事情?聽說陛下有和高句麗開戰的意思。”
誰都知道,李世民對高句麗早就有想法了。
事實上,只要是隋朝血脈傳承下來的朝代,和高句麗之間的關系就不可能好到哪裡去。
楊廣三次攻打高句麗,可謂是顏面盡失。
但實際上,這一戰,卻是狠狠的抽了中原,抽了所有漢人的耳光。
“不止高句麗,還有西突厥,吐蕃,南詔,大唐的敵人也不少。而且,除了大唐之外,還有大食帝國,他們的實力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,遲早會和我們發生衝突。”
不得不說,李想的眼光,要比劉謹高得多。
“是嗎?我聽王爺說過很多次大食的事情,而且長安的大食商人也越來越多,難道這個國家已經強大到可以和大唐抗衡的地步了嗎?”
劉謹有些疑惑的問道。
事實上,李想對於大食的評價,整個長安城中,幾乎沒有人認同。
大唐的軍事力量何等的強大,又有誰能擁有這樣的力量能對抗大唐?
“現在的大食和大唐相距甚遠,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底細。但是大食人的威脅是非常明顯的。”
“不管是突厥人,還是薛延陀人,甚至高句麗人,都不是大食人的對手。據我所知,大食這些年一直在擴張,已經吞並了波斯大半的領土,用不了幾年,我們大唐就有可能在西域和大食人開戰。”
李想很清楚,唐高宗年間,大唐和大食之間的戰爭,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。
現在大唐的擴張速度越來越快,雙方之間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劇烈。
如果大唐還不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,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。
畢竟,西域和長安之間的距離可是非常遙遠的。
無論是物資的供應,還是信息的傳遞,都是困難重重。
反倒是大食人,在後勤上要好得多。
可以想像,未來的大唐將會承受多麼巨大的壓力。
李想之所以在蒲羅中建立城池,就是為了對付大食人。
大食、大唐,這兩個帝國在這個時代都是冉冉升起的超級帝國。
一山不容二虎啊!